廉政人物
为使清风润古都
记全国文明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纪委监委
图为河南省洛阳市纪委监委的同志在某企业走访了解营商环境情况。吕晓鹏 摄
盛夏时节,走进河南省洛阳市纪委监委机关大院,一股清风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机关大院、主题鲜明的文化长廊、活力迸发的精神风貌……绿荫掩映下的廉政文化长廊尽头,“清风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正在为即将开展的志愿服务作准备。
近年来,洛阳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强党建阵地、增强工作质效、提升队伍素质的有力抓手,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监督执纪执法、队伍建设全过程,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洛阳市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坚持党建引领,擦亮文明底色
6月20日下午三点,洛阳市纪委监委6号楼2楼会议室里,“党员学习日”活动正在进行。
“今天,我们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进行交流学习。”台上,来自洛阳市委党校的辅导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学习要点;台下,洛阳市纪委监委的党员干部听得专注、记得认真。
“党员学习日”活动,洛阳市纪委监委已持续开展多年。活动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演讲比赛、专题党课等形式,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洛阳市纪委监委构建起“1+4+N”学习体系:以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为龙头,运用市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网络培训平台4个载体,创新开展N种特色活动,掀起了“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共建共创热潮。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洛阳市纪委监委组建志愿服务队伍,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助交通”、社区联建、为“母亲河”义务植树等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开展“传承好家风 和谐进万家”文明倡议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的先进事迹,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健步走”“骑行快乐”等文明实践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共筑满庭芳。2021年以来,洛阳市纪委监委先后有2名同志荣获国家级表彰、3名同志荣获省部级表彰,4名同志被表彰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1个部门被表彰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立足职能职责,激荡正气清风
文明似火,激发奋进力量。洛阳市纪委监委将文明创建融入职能职责,把履行监督第一职责和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围绕中心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洛阳市纪委监委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紧盯影响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清单化明确、台账化管理、节点式检查,着力打好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抓整改、促发展“组合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坚持人民至上,维护民生民利。洛阳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养老社保、集体“三资”管理等民生领域开展常态化“室组”联动监督,全面起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突出问题,深化以案促改促治。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536份,推动职能部门健全完善机制2130项,推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规范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洛阳市纪委监委选取与企业联系密切、涉企行政执法相对较多的职能部门,对涉企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失职失责、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问题,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聚焦案件背后的制度机制方面深层次问题,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制定明确落实助企惠企政策等24类正面行为清单和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等18类负面行为清单,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经调查核实,关于反映你收取某公司好处费的举报不属实,希望你放下思想包袱,积极工作……”近日,洛阳市西工区王城路街道纪工委采取书面澄清与公开通报相结合的方式,为某社区党支部书记澄清正名。澄清正名的背后,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依规依纪监督执纪,更是洛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责任担当。
洛阳市纪委监委先后出台了保护干事创业25条等具体激励保护措施,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洛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政策策略,今年以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165人,审慎灵活开展澄清正名87人,对受处分人员及时开展暖心回访,靶向纠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529个,处理处分715人,旗帜鲜明激励担当作为,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传播廉洁文化,弘扬文明新风
“大家看这块‘德重闾里’匾额,它的背后是清代乡贤周维新散尽家财赈灾的故事。”在洛阳匾额博物馆,讲解员为一批又一批参观者讲述文物背后的家风故事。这是洛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文物局打造的廉洁教育课堂之一。
洛阳市纪委监委协调有关部门将清廉因子融入文明创建,同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通过打造廉洁文化阵地、清廉建设示范点等方式,赓续千秋文脉,讲好廉洁故事,让清风正气充盈河洛大地。
漫步在洛阳匾额博物馆,“忠厚可风”“善馀福庆”“质直好义”等民俗文物背后,都蕴藏着生动的家风故事;走进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革命先辈的清廉作风穿越时空震撼人心。洛阳市纪委监委立足千年古都文化底蕴,协同相关单位精心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接地气的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洛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纪委监委通过系统梳理本地文物古迹、红色遗迹中的廉洁元素,打造了“一馆一特色”廉洁教育矩阵,例如在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利用VR技术重现革命先驱的清廉风范;在两程故里,互动式展陈让古代家训“活”了起来;在非遗工坊,唐三彩艺人将廉洁元素融入传统工艺。
为推动文明理念深入千家万户,洛阳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表达,联通线上线下媒体终端,通过制作蕴含清廉文明理念的H5、长图、短视频、电子书等新媒体产品,唱响“清风洛阳”好声音,不断提升文明宣传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穿透力,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干部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涵养新时代健康节俭、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新起点。”在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后,洛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祁建峰表示,要继续深化创建工作,将文明理念贯穿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全过程,把文明创建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将创建成果转化为监督执纪实效,以更高标准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江涛 黄先锋)